厭氧菌檢測儀在檢測過程中,標本采集十分關鍵,直接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。以下是采集時需要注意的事項,大家一起來看看!
采集時機要把握好。一般在患者使用抗生素之前進行采集,因為抗生素可能會抑制厭氧菌的生長,導致假陰性結果。如對于疑似腹部感染的患者,若已使用抗生素,可能使厭氧菌數量大幅減少,難以準確檢測。
采集方法需規范。不同部位標本采集方式有別。若是采集膿液標本,應先清除表面壞死組織,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深部膿液,避免混入過多空氣,因為厭氧菌接觸氧氣可能會死亡。采集糞便標本時,應盡量選取膿血便或黏液便部分,且采集后要迅速送檢,防止標本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,影響厭氧菌活性。
標本容器也很重要。應選擇無菌、密封性好的容器,且容器內最好有預還原環境,比如添加一些能消耗氧氣的物質,像硫酸錳等,營造適合厭氧菌生存的無氧環境。若容器密封不佳,空氣進入會使厭氧菌因氧中毒而無法準確檢出。
采集量也要適當。采集的標本量過少,可能無法檢測到足夠的厭氧菌,導致假陰性;但采集量過多,也可能因標本中雜質等因素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。例如血液標本,一般采集適量靜脈血,既能保證有足夠細菌用于檢測,又不會因血量過大增加檢測難度。
此外,采集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,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標本,干擾對厭氧菌的檢測。只有各個環節都注意,才能為厭氧菌檢測儀提供合格標本,獲得精準檢測結果。
厭氧菌檢測儀標本采集,從時機、方法、容器到采集量、無菌操作,環環緊扣,確保檢測精準無誤。